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50%-90%,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乳腺癌预后的关键。预防乳腺癌前病变,预防癌前病变并转化为癌症是癌症预防和治疗的关键。
什么因素与乳腺癌前病变有关?
1、 吸烟、饮酒
吸烟,包括“二手烟”,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。与不喝酒的人相比,无论是少量饮酒还是大量饮酒,患乳腺癌的风险都更高。
2、 熬夜
国际癌症相关研究工作机构和WHO公认,熬夜会增加乳腺癌进行风险,可能与夜间光暴露问题产生影响褪黑素有关。
3、 高雌激素饮食
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物,如雪蛤、燕窝、蜂王浆、蚕蛹、鳗鱼、花粉和胎盘,以及长期服用避孕药,都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。但是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。
4、 肥胖
肥胖能增加乳腺癌患癌风险,特别是绝经后女性,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是能够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。
5、月经和生育
初潮年龄发展较早(13岁以前),乳腺癌患者发病相关风险会增高。从未进行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经产女性要高,但妊娠时间较晚的女性(35岁以后)发生影响乳腺癌的风险水平升高且与未生育一个相当。经产状态信息会在不同分娩后产生数十年的保护重要作用,而且可以估计每哺乳12个月,乳腺癌的相对独立危险度下降%。
6、辐射暴露
一旦暴露于电离辐射,如胸部照射,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。
中医如何看待乳腺癌前病变?
中医认为疑病与两乳是肝经的一部分,所以中医认为乳病与肝经是非常密切的关系。乳腺非典型增生包括乳腺非典型增生,以及伴有肝功能障碍的乳腺结节。常见的有肝郁、肝气郁结、痰凝、肝郁、痰热。
肝郁气滞
患者进行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,胀痛与情绪、月经等密切结合相关。这类影响患者自己平时我们总是心情非常不好,情绪情感低落,爱生闷气,气机郁滞在乳房就表现为乳房疼痛、乳腺组织增生,有结块等。
治疗上采用疏肝理气散结法。
肝郁气滞,痰气互结
患者进行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疼痛,结块现象明显,患者自身体形较胖,面部、头发易出油,头昏,痰多,大便不成型。此类问题属于肝郁气滞,痰气互结,结于乳腺。
治疗上既要疏肝理气,又要化痰散结。常用药物有消乳散结胶囊、乳和散结片、消金丸等。
肝郁痰热互结
患者乳房一侧或两侧疼痛,有明显肿块,乳房有发热感。患者平时容易生气,经常口苦、口臭、便秘、舌红、苔黄腻。此时痰热与肝郁相结合,既要疏肝理气,又要清热化痰。常用药物有丹栀逍遥散、乳癖消。
乳腺结节及肿块是无法实现通过自己按摩推拿是无法有效去除的,相反,长时间的外部环境刺激还可能出现加速结节生长。如果我们想要达到按摩,可以发展进行分析穴位按摩。膻中穴,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,该穴具有自我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,可用于解决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,可以提高疏散郁结之肝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