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说孩子不专心,程度很差怎幺办
「我让全班念书念两个小时,成绩却有天壤之别的差异。」
「那孩子只要稍微读一下书,就能全部记起来呢!」
「只要教他基本的,他就能自行活用,但是另外的孩子却办不到。」
「我教的东西都一样,为什幺他却学不会?」
教导孩子这件事绝非是简单的事,特别像是不只同时教一两名,而是教很多孩子的学校或补习班,对在那边工作的老师们而言,时时刻刻都像在战场上,因为不仅要担负这样艰辛的教育工作,同时还要关心每个孩子。
儘管如此,还是会发生以下某几位老师做出草率判断的情况,例如同一班的同学,听了同一位老师教的数学课,你觉得大家都有吸收到相同的东西吗?即使听了五个小时的课,果真全班都有认真听讲吗?
实际上就算老师用相同速度在教课,但根据学生的状态,有人会觉得教得很快,有人却觉得教得很慢;会有能够理解所有课程内容的孩子,相反地也有无法理解部份内容的孩子。听不懂课的孩子,或许会因为害羞而不敢发问,久而久之便会和其他孩子的学习成果拉出距离。
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,对孩子失去信心
老师虽然站在教育最前线,但是能了解每个孩子们的特性吗?不同的孩子强项与弱项各是什幺? 即使想要配合每位孩子的特性去準备课程,也绝非容易的事,所以只能採用标準化的授课方式教众多孩子,所以有时会觉得某些孩子跟不上进度,因此向父母表达惋惜之意。
「他的数学太弱了,再这样下去到了高年级会成为大问题的。」
「比起其他孩子,他的背诵能力很差。」
「这孩子只要指导一下就能顺利跟上进度,而某孩子却有很多可惜之处。」
听到这种话的时候,父母们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差,因为老师对他人孩子的评价并不是绝对性的,不要无条件接纳这番话。父母应该要比任何人都还常观察孩子,用自己的基準去评断且持续相信他,这会比旁人的一句话更重要。
不管是学校老师,还是补习班老师,我的意思不是叫各位无条件忽视老师的话,只是需要用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基準作评价,因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是你而不是其他人,请勿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轻易被击垮,就相信孩子是有这缺点。
比起任何人,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你
很可惜的是,大部分的学校、补习班里,老师对孩子的说话模式都是用以下的方式。
「唯有书念得好才能成功出人头地,还能圆你的梦,所以你也要像前面那位全校第一名的同学一样,用功念书。」
「怎幺会办不到呢?你还真是没毅力呢!」
「孩子的妈妈呀,你的孩子好像不是念书的料。」
若是父母全盘接受了老师的说法,只会替孩子带来许多负面效果,例如孩子会开始灰心,开始低估对自己的能力、甚至会做反抗(对低估自己的人有反感,这是很正常的事)。接下来父母会更常唠叨叫孩子去念书,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。
但是每当我们听到老师对孩子做的评价时,往往会全盘接收认为就是那样,忘记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你自己啊!要用心去观察孩子,才知道他的优点与缺点各是什幺,再去评估老师说的话对不对,缺点也无所谓,适时地加强优点来补足缺点也是个方法。
简单来说,对孩子没有关爱的人,评断孩子会评得越苛刻,这就是为什幺我们不能随意把孩子的教育、孩子的评断交给任何人的原因。能够对某位孩子做出正确判断的人,一定是对孩子有着深度的疼爱与关怀的人,但是无论是在学校、补习班,我们的孩子只不过是多数孩子中的其中一位,在这里教书的老师就算很认真努力,但是用在每位孩子身上的能量也只有数十分之一,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孩子,因此不要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感到沮丧,真正了解孩子的必须是你自己。
Point:父母的教养魔法
有关孩子的评价千万不要轻率地全盘接受,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自己,用心去观察孩子,才知道他的优点与缺点各是什幺,再去评估老师说的话对不对。缺点也无所谓,适时地加强优点来补足缺点也是个方法。
《一句话的力量》
相关搜寻「 投稿分享抽、老师、孩子、评价、自己」
搜寻,就从大众医学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