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以后,很多疾病易发,危害健康。秋季养生,应本着“阴阳平衡”的规律,谨记“三不吃”“四不做”“五相伴”,才能在“多事之秋”少生病,保健康。

西瓜又名“寒瓜”,民间有“秋瓜坏肚”之说,故秋季不宜过多进食。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,秋季更不要贪吃西瓜,会加重脾胃负担,危害脾胃健康。

秋季万物收敛,要注意不吃寒凉之物。寒凉食物会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足,危害健康。喝冰饮料、冰啤酒会刺激肠胃,造成脾胃不和、体内湿气重等。

一年之内,秋不食姜;一日之内,夜不食姜。秋季本就干燥易上火,而生姜属于热性,不宜多食。

秋季,天气转凉,人们的食欲也逐渐好转,加上有“贴秋膘”之说,一些人便开始“大鱼大肉”进补起来。然而入秋以后,很多人肠胃功能较弱,如果吃太多肉类及油腻重口味食物,不利于健康。
入秋后,天气转凉,此时一定不要再洗冷水澡了。虽有“春捂秋冻”之说,但也不建议贪凉洗冷水澡。
秋天是适合运动的季节,但切莫剧烈运动。秋季适合做一些有氧运动,如登高、快走、打太极等。
入秋后,应该顺应天时,早睡早起,不要熬夜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每晚尽量在23:00之前入睡,年轻人保证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时间,老年人则不应低于6小时。
自古逢秋悲寂寥,由夏入秋,人们易出现“悲秋伤秋”之情。但忧心过度会导致阴阳失衡,影响健康。因此,要学会放松心情,保持心情愉快。

秋季喝点性质温和的红茶,是不错的选择。喝红茶有助于养心,保护心脏健康。

蒲公英入肝经,可排肝毒、降肝火,预防肝损伤。尤其是蒲公英根,效果优于蒲公英叶子。用蒲公英根泡水代茶饮,可以保护肝脏健康。

用茉莉花泡水喝,可以促进食欲,帮助消化,改善食欲不振,有助于脾健康。秋季保护脾胃可以泡点茉莉花饮用。

玉竹,味甘多脂、质柔而润,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。玉竹可润肺止咳,改善咽干舌燥,还可以生津止渴,提高免疫力。用玉竹泡水,可润肺、排毒,有益健康。

玉米须味甘、性平,归肾、肝、胆经,可利水消肿、清肝利胆。经常喝点玉米须水,有助于促进肾脏排毒,预防肾炎,保护肾脏健康。

手心有劳宫穴,是心经的主穴。搓手的时候,可以按摩此穴,通过经络刺激心脏,让脏器兴奋起来,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能。

饭后20分钟左右,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,可以使胃经通畅。同时按揉小腿外侧足三里穴5分钟,可生发胃气、燥化脾湿,有助于延年益寿。

深呼吸可使控制呼吸的横隔膜下沉,增加胸腔容量,扩充肺部功能,达到吐故纳新、调养肺功能的目的。

研究表明,生活中,经常笑一笑,可以锻炼心肺功能,有助于心肺健康。

经常和朋友相约相聚,有助于身心健康。朋友可以给我们关怀关心,当我们在享受朋友的支持时,会发现压力瞬间小很多。

天天用脑,精神不老,博览群书,益智益脑;看书读报,眼明心高。读书可以愉悦身心,促进身心健康。